党委人才工作部 高层次人才工作办公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快速通道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人才风采

王华岩:任重道远奋力前行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0-11-17     浏览次数:

     

教育背景:1982年于西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毕业。1985年获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生物化学硕士学位。1985~1987年,任中国农大生命学院讲师。1991年获爱尔兰柏林大学分子遗传学博士学位。1992~1997年,在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从事博士后及助理研究员工作。1998~1999年任美国杜邦医院助理研究员。2000~2006年任美国杜邦制药公司高级研究员。
研究经历:1985-1987,参与国家“七五”攻关课题及“863”攻关项目:猪生长激素cDNA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其功能基因组的研究; 1988-1991,从事猪生长激素基因在大肠杆菌及枯草杆菌中的高效表达研究等博士研究课题; 1991-1992从事发光菌脂肪酶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其理化功能的研究等博士后研究项目;1992-1997,从事人心肌细胞钠氢置换酶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其在动物细胞中的功能表达研究,1997-1999年从事人小肠钠糖转运酶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等;2000-2004年从事脑中风动物模型的构建及相关药物的开发研究等。 2006年至今,开展了人和动物胚胎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及其定向诱导分化的研究、真核细胞基因转录因子在体细胞基因重编程及干细胞化中的调控作用、MSTN基因的信息网络调控及其转基因动物的研究等课题。
  作为本科就读于我校畜牧兽医系的老校友,王华岩教授对母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自然有着特殊的情怀。2006年春,远在美国杜邦制药公司任高级研究员的他,收到了学校邀请他工作的信函。似乎没有太多的犹豫和观望,当年10月,他便踏上了返回母校的路程。
  回校后,他担任了学校陕西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当时回来的任务很明确,”王教授说,“干细胞工程研究中心窦忠英老师马上要退休,后面没有合适的人选,要接替他;同时,受很多因素影响,一些重点研究项目进展相对缓慢、滞后,很多相关的工作要铺开,要去做。”
  王华岩明白学校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他迅速投入了工作。在很快掌握中心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后,他理清了工作思路:一是争取国家项目的支持,二是凝练学科方向,三是重视加强对年青人的培养。
  针对研究面分散,研究重点不突出的问题,他适应国际研究趋势,及时调整了研究方向,将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家畜干细胞研究、转基因动物研究等方面;加强对基因分子调控、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等基础理论领域的研究;同时,继续加强和优化胚胎工程技术、体细胞克隆技术等的研究工作。
  通过短短一年多的努力,他目前已争取到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863子课题、国家转基因动植物新品种培育子课题等多项研究课题。“能争取到这些国家重大研究项目,很不容易,我们一定要抓住机会,促进我校干细胞研究工作上到一个新水平。”王教授说。
  “12月5日,我们运用克隆技术,让一头黄牛生出了一头奶牛,但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存活时间很短。这一方面说明我们的研究有进展,另一方面说明技术还需再提高。”王老师言辞坦然。 “一项事业的发展,关键之一在于是否后继有人,后继骨干人才的培养是我今后工作的重点。”2007、2008两年,他每年都邀请国外专家5-6人次来我校交流,同时多途径加强与国内同行的交流,积极为年轻教师和研究生争取各类学术交流的机会。在他的努力下,我校去年和今年连续两年参加了分别在澳大利亚和美国召开的国际干细胞协会年会,有10篇论文摘要入选,其中5篇获大会奖励。
  目前,王华岩教授担任了我校动医学院动物生物技术系主任、陕西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等职。“感觉行政工作琐碎的事多,牵扯人的精力。但再分心,科研工作可是一点儿也不敢放松。”王教授说,“干细胞研究,是一项快速发展的学科,如果你拿两年前,甚至一年前的一些研究资料来做事,根本不行。近年来,我校干细胞研究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与东部一些高校和研究单位相比,差距不小。国家对干细胞研究非常重视,这项技术在全球也是研究热点,所以,我们只能奋力向前。”
  在谈起下一步工作打算时,王华岩教授说:“我们将努力提升科学研究的深度和档次,争取在今后一两年,在克隆动物、转基因动物研究方面做出成果;在论文的发表方面争取有较高影响因子的SCI研究论文面世。其次, 就是加强研究生的培养,把争取获得国家百篇优秀论文作为一个努力目标。”
      “任重道远,不敢懈怠。”王华岩教授认真地说。


党委人才工作部 高层次人才工作办公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