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竞教授(右)在和实验室工作人员查看油茶树上的“茶耳”
3月25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特聘教授、生命学院植物分子生物学专家李竞急匆匆地带着一盆特殊的植物来到实验室。该植物茎秆40厘米左右,枝杈上长满椭圆形绿色叶片,近看会发现还有一些浅紫色的叶子点缀其间,犹如绿色海洋中闪光的彩玉。
“这是油茶树,异色的叶子叫茶耳,可食用,我准备对它进行研究分析。”李竞介绍,油茶树主要分布于湖南、江西、福建、浙江等地,其种子可榨取油料。每年清明前后,在高湿、高温情况下,茶树上就会长出这种奇异的的叶子,初为紫红色,成熟后变成浅白色,肉厚,吃起来爽甜松脆,有特别的口感和风味,湖南人称之为茶耳。
从小就采食过茶耳的李竞,在生命科学领域内收集最全的国际引文索引Pubmed 中发现,迄今为止,有关油茶树的研究文献只有49篇,其中39篇来自国内作者,而对于油茶树叶变态这一独特的生命现象国内外没有任何深入报道。
“茶耳是由植物真菌感染而引起的幼叶变态,真菌和油茶树叶之间的有什么样的相互关系?茶耳的有益成分有哪些?潜在价值是什么?如何进行人工定向培养或者防治其真菌感染?” 带着这些思考,李竞专程来到湖南油茶产区,从“油茶之乡”常宁采来已生长出茶耳的油茶树。李竞说,全国油茶种植面积已达6000万亩,且有扩大之势,国内需尽快对茶耳进行相关研究,为油茶产业增效发展提供科学支持。